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新闻网 » 正文

“徐云流浪中国”:一辆自行车演奏的浪漫与孤独

不做追随潮流的人,总做引领潮流的人。

潮人,就是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热爱的事,做就做到极致、干就干到出彩。在一个彰显个性、提倡创意的时代,潮人是一种态度。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潮人,他们可以是单车骑行环游中国的视频博主、醉心传统诗词的农民工,也可以是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作家……

潮流,总在向前。敢想敢拼敢创造,一个个“潮”人的故事,折射出时代的光彩。潮新闻记者走近这些中国潮人,与你一起在他们的故事里,观海听潮。

骑行至西藏阿里中线色林错附近时,忽然起了七级大风。距离村庄还有一段距离,徐云选择在一处公路下的涵洞扎营过夜。帐篷被风吹得像鼓胀的帆,气温随日头迅速下降。入夜,徐云照例在帐篷中做饭、吃饭,享受着一天当中许多观众最喜欢的温情时刻。睡前,徐云察觉到已经很久没有车经过涵洞上方的公路了,外界非常安静。当天夜里,徐云忽然被帐篷外的动静和嚎叫惊醒。

大同热点网

“有狼来了,两只,就在帐篷外面。”他起身点灯,拿起斧头,声音有点颤抖,举着拍摄设备的手也抖个不停,但他仍坚持向观众解说:“西藏这边一般没有大规模的狼群,两三只问题不大。”随后,他把炉头、打火机和纸准备好,一旦狼群接近帐篷,就把纸点燃扔出去,“一般野兽还是比较怕火的。”

这是“徐云流浪中国”系列视频中的一个片段。在他的270条骑行视频中,类似的惊险和突发状况数不胜数。从广西到新疆,从川西到西藏阿里,再到正在骑行的冰天雪地的东北边境,截至发稿,“徐云流浪中国”在bilibili单平台的播放量已超过2.4亿次。 衡水社会网

有网友说,徐云的视频,贵在太真实,有传说中美丽的风景,也有同样存在的野外危险、恶劣环境。也有网友说,徐云的魅力在于朝着目标一步步向前、遇到问题一步步解决的帅气。

日前,因受伤正在吉林舒兰市休养的徐云接受了潮新闻记者采访。朴实沉静的声音一如他在视频中娓娓道来的样子。从他的讲述中,潮新闻记者试图更接近这一“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的灵魂,解码其“苦行僧”一般的骑行流浪故事,缘何触动大众神经。

独与真

徐云没有团队。一辆自行车驮着100多斤的户外装备,1990年出生的他像“苦行僧”一样独自穿过荒漠、高原、砂石、冰天雪地。一部手机加两个运动相机(其中一个是全景相机),生产了他的全部视频。

吉林评论网

徐云告诉记者,自己通常在晚上安顿下来后,花3个小时左右剪辑视频、校对字幕、上传。“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每天早上要花很多时间收拾,晚上又要花很多时间清理营地,还要剪视频,这一套流程非常复杂,我已经循环做了六七百次。”

“独”,是徐云讲起自己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他说自己出生于江西九江的农村,从小父母外出打工,有两个哥哥,也很早离家讨生活。11岁起,徐云开始住校,每周步行一个半小时回家,换洗一周的衣物,再带去下周要吃的米和菜。在家等他的只有奶奶。

国内资讯网

“各种各样的事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徐云说,或许是家庭的原因,他从小性格内向,“不怎么爱交朋友,也不怎么爱说话。”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是意大利导演托纳多雷的三部曲,其中又最喜欢《海上钢琴师》。20岁时,他第一次在网吧看到主人公1900弹奏《Playing Love》的截图,觉得很有意境,立马找来原片看。

“就像我一样,他从小被抛弃,被船上的人养大,应该也是非常孤独的人,所以从某种心态上能够共鸣。”这么多年,徐云一直用“海上钢琴师1900”作为自己的微信昵称。

他说,成长经历造就的“独”,让他几乎没有过渡就适应了户外生活。意志力坚定、有主见、不受他人影响,是一个人长期在外面的必要心态。 杭州新闻网

2020年10月31日早上,从工厂辞职在家待业的徐云,独自骑着自行车出发了。他的想法很简单,“当时已经30岁了,可能到40岁就不会有机会再去外面四处看了。”他拿着前期打工攒下的一笔路费,带着帐篷、睡袋、防潮垫、充电宝、太阳能板、换洗衣服、洗漱用具、炉子、气罐、几口锅和老干妈,从江西九江武宁县出发,“计划骑行到广西的东兴市。”东兴市位于中越边境,也是219国道的南端。他计划沿219国道骑至新疆。

揣着简单又宏大目标的徐云,只骑了两公里就“不行了”,“全身冒汗、反胃、剧烈呕吐,在路边坐了一两个小时才恢复。”与观众眼中体力超强的印象不同,徐云说自己有些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并不好。“当时我想已经出发了,我不能回头。”于是继续上路了。 头条新闻网

第一天他总共骑行了50多公里。他还记得那天从午后开始就一直下雨,下到晚上。天黑了,他在九江永修县一个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凉亭搭帐篷,很多爷爷奶奶过来围观。那天晚上他十分疲惫,倒头就睡。第二天早上6时他又收拾行李匆匆出发,“那时候感觉挺‘社恐’,因为起晚了就会被别人围观。”

第二天,徐云骑了80多公里,第三天时已经基本适应。前三天,徐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全身酸痛,“屁股特别痛,膝盖痛,大腿痛,手腕也痛。”

徐云说,骑行之初他没有想过做自媒体。直到10个月后,他的路费用完了,必须得回去打工。“我想把最后这段路程记录一下,大概拍了一个月,20期,因为不会剪辑,在手机里存了一个月。”当时他在重庆,准备骑回老家九江,返程途中他自学了手机剪辑,把之前存的视频全剪出来了,“发到网上发现观看量不错,很快涨到1万粉丝,赚的钱够日常开支了。”于是他想,工厂的工作未必好找,干脆就这样做下去。

博望区新闻网

正是在这些简单的理由和质朴的想法之中,诞生了日后感动无数人的“徐云流浪中国”系列视频。

浪漫与温柔

纵观徐云的每期视频构成,大致三件事:一是起床赶路,拍点风景;二是寻找住处,多番踩点;最后是直播做饭,边吃边聊。而很多粉丝最喜欢的环节,是晚上做饭。

去年5月,骑行阿里中线时,徐云遇到了非常恶劣的天气,大雪夹着冰雹。天色暗沉时,周围唯一一处小房子被锁起来,他只好在房子旁边搭帐篷过夜。寒风暴雪,帐篷外侧被吹得呼哧作响。内帐里,徐云点燃气罐,准备做青椒炒鸡蛋。 国际新闻网

起锅、烧油、打散4个鸡蛋,下锅炒熟捞出备用;再起锅烧油,下切好的蒜瓣,依次加入被网友笑称为“女主角”的老干妈和青椒,翻炒入味后,再下入备用的熟鸡蛋炒散。最后加入酱油和带辣味的烧烤调味料。最终的成品上面,还撒有一层切碎的葱花。

徐云告诉记者,他是江西人,爱吃辣,每顿少不了老干妈和带有辣椒面的烧烤调料。看过徐云视频的人都会发现,每次做饭,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炒菜总是荤素搭配,瓶瓶罐罐一字码开,该有的调料一样不少,炒排骨前要焯水,炒菜前加蒜瓣爆香……

他习惯给吃饭的画面搭配一些背景音乐,这些音乐也备受好评:空无一人的野外废弃房,他吃着自己做的土豆丝,视频中响起英国民谣《绿袖子》,钢琴轻缓流动,疲惫与孤独好像消失了,简陋的屋子有了别样的意境。他说自己喜欢纯音乐,也喜欢摇滚。最喜欢的国内歌手是许巍,国外的乐队喜欢硬摇滚的枪炮与玫瑰和金属流派的夜愿。

“每个视频中,当徐云做好饭,坐到镜头前,无论他身后是巍峨的雄山,还是蜗居的帐篷,我感受到的是他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从容。”一位网友留言。

这种有些认真和稚气的、充满温柔的宝贵品质,带给观众的感动丝毫不亚于沿途的群山湖泊及红粉色的天空,珍藏在旅途的点点滴滴中:和路边的小猫小狗打招呼,和路过的藏野驴说你好;在观景台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火腿肠,帮腿部残障的老爷爷拦车去县城医院看病;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大风天在公路下的涵洞扎营做饭,担心烟囱在路面冒烟吓到过往的司机;在东北的山坡看到倒挂的冰凌子,掰下一根当作“冰霜大宝剑”,朝天空挥舞……

太原新闻网

  • 1
  • 2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

旅途中,徐云还会配合美景写点小作文,或信手拈来一段小科普。骑行川西线途中,看见白玉县盖玉镇附近的一块牌坊上写着“红军驻扎过的盛德之地”,徐云脱口而出:“当年红军长征的时候,贺龙带着红二军团的部分部队在这里驻扎过”。关于文字和历史地理知识,徐云从不卖弄,但这种临场发挥的知识储备为其添色不少。

徐云说,自己20岁左右时想写穿越小说,因此读了不少书,“到了一个地方,大概能记起一些东西。”每天早上起床后,他会先根据卫星地图了解今天要走的路、周边大致的情况和景观,提前了解相关的人文历史,“很多是一步步在路上积累起来的。”他说,户外经验比体能更重要。 宁波评论网

更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徐云亲手创造出的一个个野外的“家”。废弃铁皮房、涵洞、废弃大棚、水井房,经过徐云的一番收拾,总能变得整洁而温馨。离开时他也总会把垃圾清理带走。有网友发弹幕说:“跟着徐云走,总有干净房子住。”

徐云说,这是自己的生活习惯,“因为我母亲是比较勤快的一个人,她在家会不停地收拾东西,所以我算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他习惯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勤归类、放整齐。他说很多人都会这样,有的人随意一些,也只是个人习惯。

这些都是徐云自己也没有察觉的独特气质——男孩般不灭的天真,与少年般不渝的浪漫。

台海新闻网

人生与思考

一条弹幕说:“他从不抱怨,一切突发情况只当是旅途风景。”

在西藏阿里,徐云在暴风雪中连续骑行2个多小时,因风雪不停,只好在公路边临时搭帐篷躲避。他把气罐点燃,先烤了烤冻得青紫的手,又烤了烤冻僵的脚。此时一辆大卡车路过,车上的人招呼徐云上车,可徐云摆了摆手拒绝了。他说:“骑行嘛,不搭车,这是我的原则。”

他对记者说,人在孤独的环境里遇到困难时,情绪稳定是必备的素质,“遇到事的时候先不能慌,你先想解决办法,因为焦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是不是?” 仙桃新闻网

很多人担心徐云的安全。他告诉记者,自己的风险管控意识是比较强的,只是有时候观众不了解,觉得是在冒险。他说,运气总有用完的时候,长期玩户外需要很谨慎,“一旦我认为这个东西有危险性,就会及时停止或返回。生命只有一次。”

有留言道:“徐云的视频能给人一种真实的平静的力量。”“他做到了很多人一直想去做,而又没法做的事儿。”有人将徐云评价为“六边形战士”,所谓的“六边”即保持观感上的整洁、足够的休息、骑行量、单人无团队、视频质量和更新频率、保持健康。“除了他,同时做到这六点的人几乎没有。”

天津教育网

有粉丝总结了徐云能够做到的原因:“在精神上他自立且富足,人格上健全且自信,所以他有余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他是懂得怎么去体会生命生活之美的。”

满载寄托与力量的骑行,让很多人忍不住借徐云探讨人生的意义。徐云告诉记者,骑行时,他基本处于放空的状态,“什么也不想”。晚上休息前,最多想想第二天的路线,没有复盘过什么。他每天会收到几百条私信。在1月30日的视频中,徐云借休息养伤解答了网友们关于意义的问题,他说:“让自己活得开心很重要。我也很理解有的朋友为了生存,被迫每天过重复的生活,我以前在工厂打工也是同样的心态。如何重拾对生活的热爱,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得找到自己的爱好。一项爱好能点燃你的生命之光。” 宿州时政网

他再次提起骑行的初心,“很简单,就是想四处逛逛”。两年多下来,他认为自己是热爱骑行的,不然不可能坚持。他告诉记者,自己只是与大家日常的生活方式不太一样。他所理解的流浪,是四海为家。他的本名是3个字,网名取为“徐云”,一是为了网络名称读起来顺畅,二也有“云卷云舒”的涵义在其中。

他在视频中说:“其实,每种生活方式,最终都会回归平凡,只有平淡才是生活的本质。”

采访的后半程,徐云向记者分享了自己非常喜欢的另外一部电影——《白日梦想家》,也因为这部影片,他非常想去冰岛看看极光。他说,如果有机会,他想从新疆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伊朗、土耳其,再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穿过东欧,直至冰岛。 热点新闻网

  • 上一页
  • 1
  • 2
  • 全文阅读

不做追随潮流的人,总做引领潮流的人。

潮人,就是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热爱的事,做就做到极致、干就干到出彩。在一个彰显个性、提倡创意的时代,潮人是一种态度。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潮人,他们可以是单车骑行环游中国的视频博主、醉心传统诗词的农民工,也可以是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作家……

潮流,总在向前。敢想敢拼敢创造,一个个“潮”人的故事,折射出时代的光彩。潮新闻记者走近这些中国潮人,与你一起在他们的故事里,观海听潮。

骑行至西藏阿里中线色林错附近时,忽然起了七级大风。距离村庄还有一段距离,徐云选择在一处公路下的涵洞扎营过夜。帐篷被风吹得像鼓胀的帆,气温随日头迅速下降。入夜,徐云照例在帐篷中做饭、吃饭,享受着一天当中许多观众最喜欢的温情时刻。睡前,徐云察觉到已经很久没有车经过涵洞上方的公路了,外界非常安静。当天夜里,徐云忽然被帐篷外的动静和嚎叫惊醒。

“有狼来了,两只,就在帐篷外面。”他起身点灯,拿起斧头,声音有点颤抖,举着拍摄设备的手也抖个不停,但他仍坚持向观众解说:“西藏这边一般没有大规模的狼群,两三只问题不大。”随后,他把炉头、打火机和纸准备好,一旦狼群接近帐篷,就把纸点燃扔出去,“一般野兽还是比较怕火的。” 经济评论网

这是“徐云流浪中国”系列视频中的一个片段。在他的270条骑行视频中,类似的惊险和突发状况数不胜数。从广西到新疆,从川西到西藏阿里,再到正在骑行的冰天雪地的东北边境,截至发稿,“徐云流浪中国”在bilibili单平台的播放量已超过2.4亿次。

有网友说,徐云的视频,贵在太真实,有传说中美丽的风景,也有同样存在的野外危险、恶劣环境。也有网友说,徐云的魅力在于朝着目标一步步向前、遇到问题一步步解决的帅气。

日前,因受伤正在吉林舒兰市休养的徐云接受了潮新闻记者采访。朴实沉静的声音一如他在视频中娓娓道来的样子。从他的讲述中,潮新闻记者试图更接近这一“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的灵魂,解码其“苦行僧”一般的骑行流浪故事,缘何触动大众神经。 安徽新闻网

独与真

徐云没有团队。一辆自行车驮着100多斤的户外装备,1990年出生的他像“苦行僧”一样独自穿过荒漠、高原、砂石、冰天雪地。一部手机加两个运动相机(其中一个是全景相机),生产了他的全部视频。

徐云告诉记者,自己通常在晚上安顿下来后,花3个小时左右剪辑视频、校对字幕、上传。“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每天早上要花很多时间收拾,晚上又要花很多时间清理营地,还要剪视频,这一套流程非常复杂,我已经循环做了六七百次。”

“独”,是徐云讲起自己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他说自己出生于江西九江的农村,从小父母外出打工,有两个哥哥,也很早离家讨生活。11岁起,徐云开始住校,每周步行一个半小时回家,换洗一周的衣物,再带去下周要吃的米和菜。在家等他的只有奶奶。

“各种各样的事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徐云说,或许是家庭的原因,他从小性格内向,“不怎么爱交朋友,也不怎么爱说话。”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是意大利导演托纳多雷的三部曲,其中又最喜欢《海上钢琴师》。20岁时,他第一次在网吧看到主人公1900弹奏《Playing Love》的截图,觉得很有意境,立马找来原片看。 汽车新闻网

“就像我一样,他从小被抛弃,被船上的人养大,应该也是非常孤独的人,所以从某种心态上能够共鸣。”这么多年,徐云一直用“海上钢琴师1900”作为自己的微信昵称。

他说,成长经历造就的“独”,让他几乎没有过渡就适应了户外生活。意志力坚定、有主见、不受他人影响,是一个人长期在外面的必要心态。

2020年10月31日早上,从工厂辞职在家待业的徐云,独自骑着自行车出发了。他的想法很简单,“当时已经30岁了,可能到40岁就不会有机会再去外面四处看了。”他拿着前期打工攒下的一笔路费,带着帐篷、睡袋、防潮垫、充电宝、太阳能板、换洗衣服、洗漱用具、炉子、气罐、几口锅和老干妈,从江西九江武宁县出发,“计划骑行到广西的东兴市。”东兴市位于中越边境,也是219国道的南端。他计划沿219国道骑至新疆。

客家新闻网

揣着简单又宏大目标的徐云,只骑了两公里就“不行了”,“全身冒汗、反胃、剧烈呕吐,在路边坐了一两个小时才恢复。”与观众眼中体力超强的印象不同,徐云说自己有些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并不好。“当时我想已经出发了,我不能回头。”于是继续上路了。

第一天他总共骑行了50多公里。他还记得那天从午后开始就一直下雨,下到晚上。天黑了,他在九江永修县一个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凉亭搭帐篷,很多爷爷奶奶过来围观。那天晚上他十分疲惫,倒头就睡。第二天早上6时他又收拾行李匆匆出发,“那时候感觉挺‘社恐’,因为起晚了就会被别人围观。”

环球新闻网

第二天,徐云骑了80多公里,第三天时已经基本适应。前三天,徐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全身酸痛,“屁股特别痛,膝盖痛,大腿痛,手腕也痛。”

徐云说,骑行之初他没有想过做自媒体。直到10个月后,他的路费用完了,必须得回去打工。“我想把最后这段路程记录一下,大概拍了一个月,20期,因为不会剪辑,在手机里存了一个月。”当时他在重庆,准备骑回老家九江,返程途中他自学了手机剪辑,把之前存的视频全剪出来了,“发到网上发现观看量不错,很快涨到1万粉丝,赚的钱够日常开支了。”于是他想,工厂的工作未必好找,干脆就这样做下去。 0

正是在这些简单的理由和质朴的想法之中,诞生了日后感动无数人的“徐云流浪中国”系列视频。

浪漫与温柔

纵观徐云的每期视频构成,大致三件事:一是起床赶路,拍点风景;二是寻找住处,多番踩点;最后是直播做饭,边吃边聊。而很多粉丝最喜欢的环节,是晚上做饭。

去年5月,骑行阿里中线时,徐云遇到了非常恶劣的天气,大雪夹着冰雹。天色暗沉时,周围唯一一处小房子被锁起来,他只好在房子旁边搭帐篷过夜。寒风暴雪,帐篷外侧被吹得呼哧作响。内帐里,徐云点燃气罐,准备做青椒炒鸡蛋。

起锅、烧油、打散4个鸡蛋,下锅炒熟捞出备用;再起锅烧油,下切好的蒜瓣,依次加入被网友笑称为“女主角”的老干妈和青椒,翻炒入味后,再下入备用的熟鸡蛋炒散。最后加入酱油和带辣味的烧烤调味料。最终的成品上面,还撒有一层切碎的葱花。

徐云告诉记者,他是江西人,爱吃辣,每顿少不了老干妈和带有辣椒面的烧烤调料。看过徐云视频的人都会发现,每次做饭,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炒菜总是荤素搭配,瓶瓶罐罐一字码开,该有的调料一样不少,炒排骨前要焯水,炒菜前加蒜瓣爆香……

他习惯给吃饭的画面搭配一些背景音乐,这些音乐也备受好评:空无一人的野外废弃房,他吃着自己做的土豆丝,视频中响起英国民谣《绿袖子》,钢琴轻缓流动,疲惫与孤独好像消失了,简陋的屋子有了别样的意境。他说自己喜欢纯音乐,也喜欢摇滚。最喜欢的国内歌手是许巍,国外的乐队喜欢硬摇滚的枪炮与玫瑰和金属流派的夜愿。

“每个视频中,当徐云做好饭,坐到镜头前,无论他身后是巍峨的雄山,还是蜗居的帐篷,我感受到的是他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从容。”一位网友留言。

这种有些认真和稚气的、充满温柔的宝贵品质,带给观众的感动丝毫不亚于沿途的群山湖泊及红粉色的天空,珍藏在旅途的点点滴滴中:和路边的小猫小狗打招呼,和路过的藏野驴说你好;在观景台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火腿肠,帮腿部残障的老爷爷拦车去县城医院看病;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大风天在公路下的涵洞扎营做饭,担心烟囱在路面冒烟吓到过往的司机;在东北的山坡看到倒挂的冰凌子,掰下一根当作“冰霜大宝剑”,朝天空挥舞……

旅途中,徐云还会配合美景写点小作文,或信手拈来一段小科普。骑行川西线途中,看见白玉县盖玉镇附近的一块牌坊上写着“红军驻扎过的盛德之地”,徐云脱口而出:“当年红军长征的时候,贺龙带着红二军团的部分部队在这里驻扎过”。关于文字和历史地理知识,徐云从不卖弄,但这种临场发挥的知识储备为其添色不少。

徐云说,自己20岁左右时想写穿越小说,因此读了不少书,“到了一个地方,大概能记起一些东西。”每天早上起床后,他会先根据卫星地图了解今天要走的路、周边大致的情况和景观,提前了解相关的人文历史,“很多是一步步在路上积累起来的。”他说,户外经验比体能更重要。

大同资讯网

更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徐云亲手创造出的一个个野外的“家”。废弃铁皮房、涵洞、废弃大棚、水井房,经过徐云的一番收拾,总能变得整洁而温馨。离开时他也总会把垃圾清理带走。有网友发弹幕说:“跟着徐云走,总有干净房子住。”

徐云说,这是自己的生活习惯,“因为我母亲是比较勤快的一个人,她在家会不停地收拾东西,所以我算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他习惯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勤归类、放整齐。他说很多人都会这样,有的人随意一些,也只是个人习惯。

这些都是徐云自己也没有察觉的独特气质——男孩般不灭的天真,与少年般不渝的浪漫。 长沙资讯网

人生与思考

一条弹幕说:“他从不抱怨,一切突发情况只当是旅途风景。”

在西藏阿里,徐云在暴风雪中连续骑行2个多小时,因风雪不停,只好在公路边临时搭帐篷躲避。他把气罐点燃,先烤了烤冻得青紫的手,又烤了烤冻僵的脚。此时一辆大卡车路过,车上的人招呼徐云上车,可徐云摆了摆手拒绝了。他说:“骑行嘛,不搭车,这是我的原则。”

他对记者说,人在孤独的环境里遇到困难时,情绪稳定是必备的素质,“遇到事的时候先不能慌,你先想解决办法,因为焦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是不是?” 闽北新闻网

很多人担心徐云的安全。他告诉记者,自己的风险管控意识是比较强的,只是有时候观众不了解,觉得是在冒险。他说,运气总有用完的时候,长期玩户外需要很谨慎,“一旦我认为这个东西有危险性,就会及时停止或返回。生命只有一次。”

有留言道:“徐云的视频能给人一种真实的平静的力量。”“他做到了很多人一直想去做,而又没法做的事儿。”有人将徐云评价为“六边形战士”,所谓的“六边”即保持观感上的整洁、足够的休息、骑行量、单人无团队、视频质量和更新频率、保持健康。“除了他,同时做到这六点的人几乎没有。” 体育新闻网

有粉丝总结了徐云能够做到的原因:“在精神上他自立且富足,人格上健全且自信,所以他有余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他是懂得怎么去体会生命生活之美的。”

满载寄托与力量的骑行,让很多人忍不住借徐云探讨人生的意义。徐云告诉记者,骑行时,他基本处于放空的状态,“什么也不想”。晚上休息前,最多想想第二天的路线,没有复盘过什么。他每天会收到几百条私信。在1月30日的视频中,徐云借休息养伤解答了网友们关于意义的问题,他说:“让自己活得开心很重要。我也很理解有的朋友为了生存,被迫每天过重复的生活,我以前在工厂打工也是同样的心态。如何重拾对生活的热爱,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得找到自己的爱好。一项爱好能点燃你的生命之光。”

他再次提起骑行的初心,“很简单,就是想四处逛逛”。两年多下来,他认为自己是热爱骑行的,不然不可能坚持。他告诉记者,自己只是与大家日常的生活方式不太一样。他所理解的流浪,是四海为家。他的本名是3个字,网名取为“徐云”,一是为了网络名称读起来顺畅,二也有“云卷云舒”的涵义在其中。

他在视频中说:“其实,每种生活方式,最终都会回归平凡,只有平淡才是生活的本质。”

采访的后半程,徐云向记者分享了自己非常喜欢的另外一部电影——《白日梦想家》,也因为这部影片,他非常想去冰岛看看极光。他说,如果有机会,他想从新疆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伊朗、土耳其,再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穿过东欧,直至冰岛。 黄山资讯网

上一篇:桐乡:流动车管所开进企业
下一篇:暂无

相关推荐


桐乡:流动车管所开进企业

“多亏驻商警官搭桥,真的帮了我们大忙。”浙江喜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贤喜惊喜不已。前两天,他找到在桐乡市温州商会的驻商警官姚海峰,希望能够为企业提供反诈宣传以及一揽

遂昌:全力扶持企业出海抢单

“带回订单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保质保量完成框架协议,争取后续更多订单。”2月20日,刚刚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归来的宇恒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应瑛顾不上休息,第

秀洲:四川水果协作速达

近日,经过20小时运输,一辆满载5吨四川屏山耙耙柑、不知火等水果的卡车开进嘉兴市秀洲区洪合水果公共服务中心。这批水果经过中心全自动选果机的精准分拣包装,入库保管,确保水果的

杭州“小哥村”,小哥们的奋斗史

沿着杭州文三西路向西,刚过竞舟路,北侧五联东苑小区一排排的4层楼房映入眼帘,楼身通体黄棕色。小区建成于2001年,占地面积120亩,共有202幢房子。 因为地理位置较好、房租便宜,这里

省市县将实现应急广播互联互通

记者从21日召开的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相关会议上获悉,为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我省今年将深化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推动现有农村有线覆盖、县域单向传输的传统应急广播系统,向全

二维码
友情链接: 中国华文教育网 中国华文教育网 中国华文教育网 中国华文教育网 远百咨询 富力公主湾 汽车用品 新型材料 宁波诚天液压 北京嘉盛扬医药科技 室内外装饰材料 立体画 安全光幕 室内装饰设计 塑胶跑道 传感器 小巨人教育 中国彩虹文化 精密注塑成型机 畜禽废水处理 电动喷雾器 深圳国际货运 黑我 人力外包 工程塑料 智能化生产线 卡特猫 长白山人参 消防应急装备